●建筑家宇文恺
22●建筑家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长安。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公元六世纪的中国长安,曾崛起过一片雄伟的新城,它的宏大规模,它的严谨设计,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负责这座新城设计建造的就是隋朝杰出的建筑大师宇文恺。
宇文恺公元555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家世代习武,几个兄长都是武将,只有宇文恺喜欢读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在建筑方面有很高造诣。
宇文氏是北周皇族,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立国之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对宇文家族进行诛杀,宇文恺因为他的哥哥宇文忻对隋有功,这才得以幸免。隋文帝颇重视人才,让宇文恺负责建筑方面的事宜,宇文恺才逐渐显示出他的才华。
隋朝建立后,定都长安。当时的长安城已狭小不堪,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元582年,隋文帝下令营建新都,整个工程由高颖、宇文恺主持。宇文恺虽然身担副职,但他是事实上的设计建造者,当时他年仅二十八岁。
新都城址选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川一带平原上,名为大兴城,营建时间仅九个月。大兴城规模宏大,气象雄伟,全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总面积约八十三平方公里。新城划分为宫殿、衙署、住宅、商业等不同区域。城内南北向大街和东西向大街形成网格布局,把全城分成一百一十个方块,整齐严谨,交通便利。城里水源极为丰富,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将浐水、潏水和交水引入城中,既便于航运又给城区增添了风景。
大兴城的建成,是我国隋朝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规划布局对我国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到唐朝,大兴城改称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性城市。遗憾的是,这座古城在公元904年被朱温破坏,变成废墟,使我们再也无法目睹它的风采。
完成大兴城的设计建造之后,公元584年,宇文恺又受命主持开凿了广通渠。广通渠从大兴城到潼关,连接渭水和黄河,全长三百多里。广通渠建成后,极大改善了水路运输,对农业灌溉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广通渠工程对隋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宝贵经验,宇文恺在设计开凿这项水利工程过程中,再次显示出他惊人的组织才能和杰出才华。
公元605年,宇文恺又主持设计建造了东都洛阳城。
洛阳城的规划设计与大兴城基本一致,只是在规模上比大兴城略小一些。洛阳城也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部分。洛水由城中横贯而过,把城区分为南北两大区。北区为行政区,宫城和皇城都在这里。南区为官民住宅区。城内有三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市场,其中北市紧靠洛水,商船可以在这里停泊。洛阳城的宫殿比大兴城更加富丽堂皇,东都建成后逐渐发展成为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宇文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还曾造过“观风行殿”。这是一种活动大殿,大殿下装有轮轴,可以移动,上面可以容纳数百人。他还曾准备修建举行大典的“明堂”,模型作好后,还没来得及施工,宇文恺便于公元612年病逝了。
作为杰出的建筑大师,宇文恺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宇文恺著有《东都图记》、《释疑》、《明堂图仪》等书,可惜除《明堂图议》尚保存一部分外,其它著作都失传了。
◆宇文恺的一生,主要是担任营造方面的高级官员,主持过许多大型的建筑工程,起着相当于现在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作用。他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有些成就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上一篇:持续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
下一篇:物质的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