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Ⅵ品质管理名人简介六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Ⅵ品质管理名人简介六

    Ⅵ 品质管理名人简介六——费根堡姆(Armand V.Feigenbaum,1920— )

    1920年,阿曼德·费根堡姆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他先后就读于联合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195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工程博士学位。1942—1968年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958—1968年任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生产运营和质量控制主管。1992年费根堡姆入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他发展了“全面质量控制”观点。1988年费根堡姆被美国商务部部长任命为“美国马尔康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项目的首届理事会成员。

    阿曼德·V·费根堡姆(Armand V.Feigenbaum)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因在1983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工程和管理》一书中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而出名。他主张用系统或者说全面的方法管理质量,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参与,而不局限于生产部门。这一观点要求在产品形成的早期就建立质量管理机制,而不是在既成事实后再做质量的检验和控制。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费根堡姆认为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产品质量。

    (2)改善产品设计。

    (3)加速生产流程。

    (4)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5)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6)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7)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8)减少经营亏损。

    (9)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10)减少责任事故。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新设计的控制。

    (2)进厂材料的控制。

    (3)产品的控制。

    (4)专题研究。

    有了这些学者对社会的贡献,才有今天许多优秀的制造型企业的出现。当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产生了ISO9000,CMM,6sigma等质量模型,它们都是建立在这些学者思想之上的,比如ISO9000就是以戴明的PDCA循环作为基础的。所以,没有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企业今天的繁荣景象。

    思考与问题

    戴明、朱兰、克劳士比、石川馨、田口玄一、费根堡姆等几位质量大师的主要管理思想是什么?对今天的质量管理理论有什么影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