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征燠(1906—2003),我国著名法律专家。他先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就读法律专业,之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这期间,他如饥似渴地研习西方法律,掌握了深厚的法学知识,对中外法律的比较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46年至1948年,倪征燠博士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是参与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中国主力法官之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书指控板垣征四郎犯有破坏和平罪,参加制定并执行对中国的分裂阴谋和侵略战争等罪行。板垣此前曾声言要在法庭上和中国人大战三百回合。
中国检察官倪征燠出场,反驳板垣征四郎的第一个证人岛本。岛本是1931年9月18日当晚在柳条沟附近驻扎的侵华日军一个联队的联队长。岛本说,他当天晚上参加一个朋友的宴会,酒喝多了没有回去。后来,等他酒醒了回到驻地,才接到有关柳条沟爆炸事件的报告。岛本这样说,意思是他们的部队不可能有什么阴谋,大家都很放松,所以一定是中国人干的,侵华日军是被迫还击。
倪征燠立刻打断他的话说:“庭长,各位法官,证人岛本既然声称自己当晚喝醉了,那么,一个糊涂的酒鬼能证明什么?又怎能出庭作证人呢?”就这样,岛本被中国检察官出其不意地轰下了法庭。
对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板垣征四郎完全否认了检察官所说的关东军蓄谋发动的主张,一口咬定像关东军宣布的那样,是由中国军队进攻引发的偶然事件。倪征燠根据他们找到的日本外务省秘密档案中的御前会议文件、内阁会议文件、日本关东军与陆军省的往来密电、关东军的动员令等重要材料,一连盘问、反驳了板垣征四郎整整3天。
面对大量铁一般的事实,板垣征四郎无话可说,也无法推卸自己的责任。对于板垣征四郎说他主张撤退在华日军一事,倪征燠穷追不舍:“日军侵略广州、汉口,是不是在你任陆军大臣以后?这是从中国撤军还是进军?”板垣征四郎想了半天,想不出更好的理由,只好点头说:“是进军。”
此时的倪征燠并没有忘记另外那个被告——土肥原贤二。在倪征燠的最后总结陈词中,为了让法庭注意力不至于因为土肥原贤二不上证人席而受到忽略,他发起了新一轮质问。
倪征燠说:“我有一个遗憾,土肥原贤二不出来为自己辩护,按照英美法律,被告可以不出来,当然我也不想放弃我的质问。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两人一搭一档地搞侵华、网罗汉奸这样的事情,我们把它列举出来,这样土肥原贤二虽然不出来,但是我在质问板垣征四郎的时候,我就把土肥原贤二的名字带出来。”
倪征燠盘问板垣征四郎:“你任陆军大臣的时候,在中国拉拢吴佩孚、唐绍仪合作的土肥原贤二,是不是就是当年充当沈阳市市长、扶植溥仪称帝、勾结关东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权和维持会的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坐在被告席右面的那个土肥原贤二?”
在那次审判中,倪征燠对板垣征四郎做了一连串气势如虹的反驳指控。由倪征燠担纲的反诘盘问整整持续了10天。在这10天里,倪征燠代表中国检察组对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质问。这是中国检察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具锋芒的时刻。倪征燠高超的智慧,流畅的表达,沉稳的气度和娴熟出色的辩论技巧,以及对英美法的精深理解,征服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有的人。直到很久以后,倪征燠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神勇表现,还常常作为法庭控辩场面的经典被人提起。
倪征燠和中国检察组不辱使命,在法庭的激烈交锋中打赢了对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这一仗,日本战犯和他们的律师所精心组织的辩护防线被彻底摧毁了。
◆经典幽默
拒绝提薪
有一次,英国女王安娜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知道天文台长、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莱的薪金级别很低以后,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可是,布拉德莱恳求她千万别这样做。他说:“一旦这个职位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这个职位上来的将不会是天文学家了。”
上一篇:过渡态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