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加深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对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作用,了解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的区别。
实验原理
正常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约相当于0.9%NaCl溶液中的渗透压)。若将红细胞悬浮于高渗的NaCl溶液中,由于渗透作用,水分从红细胞里渗出而使之萎缩;若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及容积可不发生变化;若将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的NaCl溶液中,则由于渗透作用水分将进入红细胞内并使之膨胀甚至破裂、溶解,血红蛋白释出,即发生溶血。红细胞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一特征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中,可以检测其渗透脆性的大小。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抵抗力小的代表脆性高。这种抵抗力的大小可作为红细胞渗透脆性指标。各类红细胞的脆性大小不同,能引起一部分红细胞溶血现象的NaCl溶液浓度不一定能引起另一部分红细胞的破裂。恰好能引起一部分红细胞破裂的低渗NaCl溶液的浓度(正常为0.4%~0.44%NaCl溶液),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使全部红细胞溶血的NaCl溶液的浓度(正常为0.3%~0.32%NaCl溶液),则代表红细胞的最小脆性,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红细胞渗透脆性。生理学上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与形态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生理学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实际上,等张溶液是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因此,等张溶液一定是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但等渗溶液不一定就是等张溶液(如1.9%尿素溶液)。
实验对象
正常人或兔的抗凝血液。
实验器材与药品
小试管10支、2mL注射器1支、1%NaCl溶液、蒸馏水、75%乙醇、4%碘酊、试管架、2mL刻度吸管2支、8号注射针头、消毒棉签、显微镜、载玻片、小滴管、蜡笔。
实验步骤
(1)取小试管10支,编号后,按表3-1所示将各成分加入试管,制成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表3-1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配制表
(2)如果测定对象为正常人则用灭菌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取出血液1mL,分别向各试管内滴入1滴血液,将NaCl溶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在室温下放置1h,然后根据混合液的色调进行观察。
(3)所观察到的现象可分为下列三种。
①小试管内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说明红细胞完全溶解,称为完全溶血(引起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的最大浓度为该红细胞的最小脆性)。
②小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表示为未溶解的红细胞,而上层出现透明红色表示部分红细胞破坏和溶解,成为不完全溶血(引起不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的最大浓度为该红细胞的最大脆性)。
③小试管内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为无色透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没有溶解,即未发生溶血。
(4)取1滴含红细胞的不同渗透浓度的溶液,分别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实验结果
记录该实验中红细胞的最小脆性和最大脆性。
注意事项
(1)如果测定对象为正常人,取血前应严格进行局部消毒。
(2)灭菌注射器及使用的试管、滴管都应当是干燥的。
(3)试管观察背景要亮,显微镜观察时宜用弱光。
(4)配制的NaCl溶液浓度必须准确。
(5)实验中每管加入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的量必须准确。
(6)混匀含红细胞的液体时动作应轻,以免造成溶血。
思考题
1.何谓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渗透抵抗力?
2.何谓红细胞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如何判断?正常值一般是多少?
(雪合热提·伊纳也提)
上一篇:篮球赛进攻与防守站位
下一篇:生态因子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