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股票底部主力资金流入股价却下跌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股票底部主力资金流入股价却下跌

    1.底部形成与股价涨跌规律相符合

    股价的涨跌和趋势的变化是由多空双方力量的大小决定的。平衡(盘整)状态总是暂时的,当多方或空方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一种向上或者向下的突破。

    通常,当多方力量强于空方力量时,股价会持续上涨或“大涨小回”;当一路上涨到空方力量强于多方力量时,股价就由持续上涨转为持续下跌或“大跌小涨”;直至多方力量再次强于空方力量时,股价重拾升势。股价就是在这种“上涨—下跌—再上涨—再下跌”的规律中循环运行。

    一般说来,股价的涨跌遵循以下两条规律:

    (1)股价往往在多空双方取得平衡的某个位置上下波动。当股价上涨过高远离平衡位置时,必然会下跌而向平衡位置靠近;而当股价下跌太多远离平衡位置时,又会上涨而靠近平衡位置。在一定时期内,股价的平衡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而不同的股票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平衡位置。一般来说,一线绩优股的平衡位置最高,二线股的平衡位置次之,三线股的平衡位置最低。

    (2)当上市公司或股市本身发生质变后,多空双方原来取得平衡的位置会被打破,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如三线股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大幅增加或其发展前景可观,股价的平衡位置自然就会大大提高,可上升为二线股甚至一线股的平衡位置。相反,以前的绩优股如果业绩出现大幅滑坡或其成长性受到限制,其股价的平衡位置就会大幅下降而沦为二线股甚至三线股的平衡位置。三线股或二线股变为绩优股,绩优股变为二线股甚至三线股,在股市中屡见不鲜。

    2.底部形成与市场热点转换相符合

    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股市盘子不断扩大,早期的个股与大盘指数齐涨齐跌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热点板块的轮涨与轮跌。波段底部都是伴随着热点的转换而形成的。

    每一次重大的热点转换,都将导致股价结构的调整。当强势达到“恒强”“超强”时,就会向弱势转换,主力就会在顶部获利派发,引发股价跳水,并带动大盘下挫,向波底方向运行;而当弱势达到“恒弱”“超弱”时,就会向强势转换,主力就会在底部择机建仓,引发热点板块走强,并带动大盘上扬,向波顶方向运行。

    3.底部形成与主力行为同步

    波段的出现,通常与主力的行为有关。在波段底部,主力为了打压建仓,使超卖后再超卖,以便压低建仓成本。而到了波段顶部,主力为了获取足够的出货时间,往往在高位震荡、横盘,使技术指标超买再超买,出现钝化,构筑M头或“三尊头”,造成蓄势再创新高的假象。在底部缩量时,筹码集中在主力手里;顶部放量时,筹码则分散到了中小投资者手里。

    在主力操盘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人性弱点,即恐惧与贪婪。在底部时,主力引诱人们杀跌,或多为赚小差价而痛失筹码;在顶部,主力又引诱人们为放量拉升而心动,为争取最后一段利润而追涨吃套。在波段底部和顶部,总是少数人正确而多数人犯错误,是人性弱点最充分展露的时候。

    底部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其必然性。把握其必然性,就能发现底部形成的一般规律,也就找到了开启底部预知之门的钥匙。因此,对底部的预测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是完全可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可循,但要把底部精确到某一个点位,却又是欺人之谈,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不可能量化到分毫不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