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脂质纳米粒的类型
固体脂质体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spheres,SLN)系指以生物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球。常用的高熔点脂质有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混合脂质等。SLN既具有聚合物纳米球的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漏少、缓释性好的特点,又兼有脂质体毒性低、易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近年来,研究者对SLN进行了一定的改良,研发出一类新的载药系统,即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被称为二代脂质纳米粒。NLC与SLN的差别是NLC在固脂中添加了与其不相容的液脂,液态脂质的加入使得脂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载药量,也大大改善了药物发生泄露的现象。处方中加入的液体脂质可以破坏纳米粒内部的晶格排列状态,同时会使纳米粒子结构内部的不规则性变大,使纳米粒的载药空间容量有所增大,因此提高了纳米粒子的载药能力,同时可以使纳米粒呈现出均一的固态性状的载药体类型,进而能够减少纳米粒药物泄漏现象。
2.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1)熔融-匀化法将熔融的高熔点脂质、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在70℃以上高压匀化,冷却后即得粒径小(约300nm)、分布窄的纳米球。
(2)冷却-匀化法将药物与高熔点脂质混合熔融并冷却后,与液氮或干冰一起研磨,然后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低于脂质熔点5~10℃的温度进行多次高压匀化。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但粒径较大。
(3)纳米乳法先在熔融的高熔点脂质中加入磷脂、助乳化剂与水制成纳米乳或亚纳米乳,再倒入冰水中冷却即得纳米粒。本法的关键是选用恰当的助乳化剂。助乳化剂应为药用短链醇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长度通常约为乳化剂分子长度的一半。
上一篇:门窗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规定
下一篇: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与波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