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常见的变调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常见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半上”,即调值由214变成21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

    1.上声+阴平

    北京 首都 火车 导师 表彰 产生 厂商

    广播 好听 感激 改编 领先 女兵 统一

    2.上声+阳平

    表达 表扬 草原 海洋 改革 感觉 火柴

    朗读 祖国 导游 反常 脸盆 厂房 语言

    3.上声+去声

    保护 彩色 礼貌 渴望 广泛 百货 保证

    表现 产量 暖气 感谢 本质 理论 美丽

    4.上声+轻声

    嘴巴 喜欢 喇叭 点心 暖和 老实 奶奶

    影子 脑袋 伙计 宝贝 里头 起来 尾巴

    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近似阳平调,即调值由214变成34。

    5.上声+上声

    厂长 导演 好感 谱曲 引导 本领 美满

    理想 稿纸 旅馆 古老 永远 勇敢 敏感

    如果两个以上的上声音节相连,则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当分组,按照两个上声字相连变调。在播读稿件时,尤其是新闻类稿件时,一般都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念上声,前面的上声调,一律变为近似阳平调,即调值由214变成34。

    如:很勇敢 小老虎 展览馆 管理组 手写体

    彼此友好 买把雨伞 远景很美好

    请你给老李演讲稿 请你把老李演讲稿给我

    (二)去声的变调

    去声在非去声字前一律不变。去声在去声字前则由全降变为半降,即调值由51变成53。

    如:扩大 电话 信念 变化 办事 快速 互助 大会 奉献

    (三)“一”的变调

    (1)“一”单独使用或者用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基数等时,读原来的调子,即阴平。

    如:一、二、三、四 说一不二 数一数二 第一 初一 万一 统一 

    八一 五一 星期一 一九九八 三百八十一

    (2)“一”在去声前变阳平。

    如:一切 一阵 一块 一半 一旦 一贯 一路 一样 一致 一律 一共 一度 一概 一定 一再

    (3)“一”在非去声前变去声。

    如:一生 一直 一杯 一心 一早 一同 一起 一时 一般 一举 一晃 一些

    (4)“一”夹在重叠动词中间变轻声。

    如:看一看 试一试 等一等 想一想 拖一拖 管一管 谈一谈 来一来

    (四)“不”的变调

    (1)“不”在单独使用,或在词句末尾,以及非去声前,均读原来的声调,即去声。

    如:不 我不 不说 不巧 不能 不为 不敢

    (2)“不”在去声前变阳平。

    如:不必 不便 不会 不用 不对 不过 不利 不顾 不断 不料 不但 不愧

    (3)“不”字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

    如:去不去 肯不肯 吃不了 会不会 了不起 看不看

    (五)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有三种情况: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一般可以不变。如:红红、绿绿、兰兰、白白……但当单音节形容词,后一个音节加儿化韵尾时,则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变为阴平。如:好好儿的、快快儿的、早早儿的、慢慢儿的、圆圆儿的……

    (2)由词根附加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缀构成的形容词,重叠后缀的音节,一般变为阴平。如:绿油油、亮堂堂、红彤彤、慢腾腾、文绉绉、沉甸甸、闹嚷嚷、湿漉漉……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时第一个音节重叠部分轻读,后一个音节及其重叠部分变为阴平。如:整整齐齐、结结实实、漂漂亮亮、马马虎虎、老老实实……

    重叠形容词的变调,一般多用于口语。在播读语气较严肃或是朗读政论性文体时,一般仍读原来的声调。如:“轰轰烈烈”、“干干净净”、“高高兴兴”等。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区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