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原分为4个等级,其中两个在欧盟的法定产区优质葡萄酒(QWPSR)类别之下,另外两个则为餐酒类别,不过这一切在2009年起了变化,自2011年起装瓶生产的葡萄酒将使用新的等级标记。
原来的4个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
VDT - Vin de Table
日常餐酒,生产的规定较不严格,不能标示产地、品种、年份等。
VDP - Vin de Pays
地区餐酒,通常来自于一个较大范围的产区。
VDQS - VinDélimité de Qualité Supérieure
大产区优良地区餐酒,这是一个过渡到AOC前的等级,占比极少,约1~2%。
AOC - Appellationd'Origine Contrôlée
法定产区葡萄酒,生产条件严格规定,也是最常见产量最大的等级,占比近50%,超过400个产地,在台湾常见的法国葡萄酒几乎都是这个等级,这造成这个分级变得没有太大实质意义,也因此造就了法国各地又衍生出不同的分级制度,未来葡萄酒笔记也将一一介绍。
有六个大产区的AOC,这就是酒友们必备的知识,其中香槟区(Champagne)主要生产气泡酒,罗亚尔河(Loire)和阿尔萨斯(Alsace)以生产白酒为主,余下的波尔多(Bordeaux)、勃根地(Bourgogne)和隆河(Rhone),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法国三大红酒产地了。
(编按:虽然如此,但不表示Alsace就没有生产红酒,波尔多,勃根地和隆河也都不乏高质量、高单价的白酒)
自2011年起步的新等级制度可以简单由下图来理解:
上一篇:人类中心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下一篇:山东省继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