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末端穿过十二指肠肌层时,和主胰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称为肝胰壶腹,经过十二指肠乳头与肠腔相通,因此,壶腹包含有十二指肠、胆总管和胰管3种成分的黏膜上皮。肝胰壶腹部肿瘤(tumor of vater ampulla)则是从这3种黏膜上皮发生的肿瘤。壶腹部位的良性肿瘤罕见,一般认为乳头状瘤是癌前期病变。壶腹部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癌,其发病率约为胰腺癌的1/3,多见于40~70岁,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壶腹癌因其症状出现较早,手术时多数肿瘤较小,平均直径为2.5~3.5cm。壶腹癌多为乳头状癌,约1/3为浸润癌。除十二指肠外,局部侵及邻近器官者并不多见。晚期癌可侵及肝十二指肠韧带、胆囊、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可转移至肝、腹膜和网膜,但转移时间较胰头为晚。壶腹癌发展较慢,病程和预后较相邻的胰头癌和胆总管癌为好。黄疸是壶腹癌最突出最常见的症状。病程中出现黄疸者占90%以上。梗阻性黄疸可表现为进行性、波动性,也可消失达数月之久。黄疸发生波动的原因是肿瘤破溃、脱落,减轻胆系梗阻。上中腹持续性闷胀痛或上腹饱胀亦有诊断意义。约半数病人有发热,此是与胰头癌重要的区别之一。50%的病人有贫血,70%粪便隐血阳性,转氨酶升高明显而无严重肝病。
【超声显像】 肝胰壶腹部肿瘤超声显像诊断甚为困难,所以超声显像检查应密切结合临床。超声显像显示扩张的胆总管较长,特别是胰头内胆总管扩张时提示胰头下段胆总管梗阻,应想到壶腹癌。肝胰壶腹癌较早阶段胰腺正常,胆总管和胰管扩张,胆囊增大是肝胰壶腹部肿瘤的特点,有时在胰腺后外方可发现病灶(中等回声或强回声),与胰腺常有分界。多次复查有时可发现梗阻程度有变化。
下一篇:贷款损失准备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