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检索表的编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检索表的编制

    

    检索表是按照人为的方法进行编制的,即找出每种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主要区别点,然后进行检索表的编制。编制植物科的特征和区别以进行查找的叫分科检索表;编制属并进行查找的叫分属检索表;编制各种植物的特征和区别并进行查找的叫分种检索表。常用的有两种检索表,即定距检索表和二歧检索表。现以茄科为例说明编制检索表的过程,以及一些属的鉴别特征如下。

    1.酸浆属 浆果,花萼在花后显著增大,包围果实。

    2.辣椒属 浆果,花萼在花后不显著增大,不包围果实,花药不合生;浆果少汁液,具空腔。

    3.颠茄属 浆果,花萼在花后不显著增大,不包围果实,花药不合生;浆果多汁液,无空腔。

    4.茄属 浆果,花萼在花后不显著增大,不包围果实,花药合生或靠合;单叶(仅马铃薯为羽状复叶),花白色或淡紫色。

    5.番茄属 浆果,花萼在花后不显著增大,不包围果实,花药合生或靠合;羽状复叶,花黄色。

    6.曼陀罗属 蒴果,常具刺,4瓣裂。

    7.烟草属 蒴果无刺,2瓣裂。

    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列出以下成对特征并引导鉴别。

    (1)浆果、蒴果。

    (2)花萼在花后增大,包围果实;花萼在花后不增大,不包围果实。

    (3)花药合生或靠合;花药不合生。

    (4)单叶、羽状复叶。

    (5)浆果多汁液,无空腔;浆果少汁液,具空腔。

    (6)蒴果具刺、蒴果无刺。

    定距检索表是在植物志和相关手册中最普遍使用的检索表。其编制模式如下。

    

    二歧检索表在比较大的植物志中使用,其编制模式如下。

    

    以上两种检索表在应用上各有优缺点,采用最多的是定距检索表。要编制理想、好用的检索表应注意几点:①准确掌握植物的特征,列出植物的相似特征和主要区别点,同时找出各种植物间的突出特征,然后进行编制。②性状中的两个检索项必须有相互对应的、相互排斥的特征,因此接受一个就自动拒绝另一个,也就是要选用相反的特征,如草本或木本、单叶或复叶、浆果或蒴果等易于区别的特征。不能采用似是而非或不肯定的特征,如叶较大或较小、花大或花小。③两个检索项不能交叠,如叶片5~25cm长和叶片20~40cm长,这样使长20~25cm之间的叶片就不知放在何处。④两个成对性状的检索项应以同样的表达开始。如上面例子中,第一级的两个检索项都是果实。⑤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制作两个检索表,分为雌株和雄株的。⑥同一种植物或同一属植物,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既有草本也有灌木时,应将这些特征都编进表中,以确保能查到。如上表中茄属为单叶,但马铃薯为羽状复叶。⑦第一性状的选择应将被鉴别的植物分成大概相等的两组,找出它们比较明确而容易研究的特征进行编制,这样才会使用方便快捷。⑧检索表的编排每一项都应该有数字或字母,只能用两个相同的号码,不能用三个或四个相同的号码并行排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