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关于“索引”和“引注”的几点说明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索引”和“引注”的几点说明

    关于“索引”和“引注”的几点说明

    陶行知先生学贯中西,博大精深,著述宏富。为了使初学者易于入门,本书提供一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索引。

    1.索引中各条目均摘自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其中第1至10卷为1991年版,第11卷为1998年版,第12卷为2002年版。

    2.索引中各条目,均以罗马数字Ⅰ、Ⅱ、…、Ⅹ、Ⅺ、Ⅻ表示卷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页数。我们依卷次顺序提取有关条目,最前面的罗马字代表卷数,条目最后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代表页数。

    实例:

    Ⅲ

    …………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247)

    此语出自第三卷第247页,以“Ⅲ”表示第三卷,写在前面;页数写在此语的后面括号里。

    3.书中各处引用的陶行知原文的引注,也均以罗马数字表示卷数、阿拉伯数字表示页数,写在引文后面的括号里。

    实例:

    “书呆子就是读书没有目的的人”(Ⅱ,14)此语出自第二卷第14页。

    4.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它运用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里。为了初学者在实践中运用得方便,本书提供了26个“索引”,它们只能粗线条地反映陶行知教育思想,还不能代表陶师的全部教育思想。为了全面领略陶师深邃的教育智慧,当然莫过于读原著。读了原著后,再运用“索引”,效果会更好,能更准确地把握原著的精神。

    又,“索引”并不能把陶师所有精辟的论述都提炼出来,这里只举其大端。还有许多精辟之处,犹待读者补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