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千古佳话。
一过家门是在早晨。大禹走进家门,老远听见他母亲的骂声:“父亲治水,丧命在羽山,儿子治水。一去四载。父亲是呆子,儿子是笨蛋!”
这时,屋里传出小孩子的哭声.
大禹听到母亲又骂。想进去答话。又怕恼着气狠了的母亲,拉扯进去没个完。治水要紧哩!怎能为了家事耽搁了时辰?于是悄悄地离开了家门。
二过家门是在中午。头天夜里,大禹想家想得可厉害哩天不亮就骑马动身赶呀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
到中午时,登上了家侧的小丘。大禹勒住了他那匹高头白马,一眼就看见他家那烟囱,冒着白色的炊烟。大禹心想,从这炊烟看,家里是平平安安的。一声悠长的鸡啼,传得老远老远,几声小猪的呼噜,也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屋里突然传出了他母亲爽朗的笑声,接着是她带着兴奋的声音:“孙儿呀,要是你爹回来,他不认识你,怎么办?”
“不认识,我就打他。”
接着又是一阵笑声。
大禹寻思,上次过家门,一片骂声、哭声、叹气声,我尚且没有进门,这次,家里好端端的,我还进去?
于是,大禹便绕过家门,向治水的工地奔去。三过家门是在傍晚。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哗哗的大雨,简直象天河漏了底儿!
大禹快到家门,他一眼看到屋檐下有个8,9岁的男孩正用小锄头在疏通屋前的廊檐沟水。那小孩一见来了生人,便扬起头,在大雨声中尖着嗓门招呼:‘。“喂,大伯,你见过我爹爹吗?”
大禹故意问:“你爹爹是谁呀?”
“大禹嘛。大伯,请梢个信给他,叫他回来看看,帮我挖挖廊檐沟。”
这时,屋里传出大禹母亲的声音:“你这小鬼头,乱嚼你舌头,你爹爹为天下百姓治水,’现在听说正见点成效,你却要他回来给你挖廊橄沟?”,
接着是大禹妻子的声音:“你奶奶讲得对。叫你爹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小孩天真地扬声说:“对,叫我爹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大禹一听,心里可高兴啦。他对儿子说:
“好我一定把口信捎给大禹。
说着,大禹就转身上马,马不停蹄地又上路了。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段故事。至今,还传着这样四句话: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
上一篇:白居易庐山草堂建在哪里
下一篇: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的重点案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