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栝楼以宽胸,
胸满留气结在胸,通阳化瘀气能行。
【方药】 枳实四枚(4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斤(24g),桂枝一两(3g),栝楼实捣,一枚(1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功效】 通阳行气,宽胸化痰。
【学用导读】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胸痹证,以气郁为主,痰瘀为次,临证应用还必须重视随证加味用药。
【中医辨证】
1.气郁痰阻证 心中痞,胸满,胸痛,胁下逆抢心,或胸痛引背,或气喘,或喉中有痰,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或涩。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气郁痰阻证的基础方,以治疗脾胃气郁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心气被郁,心阳不展,心脉不利,经气瘀阻,以致气郁痰阻。
4.审证要点 心中痞、胸痛、胁下逆抢心、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或涩。
5.随证加减用药 若气滞明显者,加柴胡、甘松,以行气解郁;若胸满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以行气宽胸;若瘀血明显者,加桃仁、川芎,以活血化瘀;若胸痛明显者,加丹参、冰片,以通窍止痛。
【西医辨病】 该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肋间神经痛、神经性头痛、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
【医案助读】 庞某,男,56岁。近3年来经常胸闷,胸满,心痛,经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近因心痛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胸闷,胸满,心痛牵引肩部及右上胸,气短,怕冷,咽喉不利似有痰阻,舌淡边略暗,苔薄腻,脉细沉。辨证为心气郁痰阻证。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枳实4g,厚朴12g,薤白24g,桂枝3g,瓜蒌15g,川芎15g,红参12g,生姜6g,干姜10g,炙甘草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诸证有好转。续服前方20余剂,诸证悉除。为了巩固疗效,复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日服2次,每次6g,治疗3个月。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诊治提示:根据冠心病、心肌缺血之胸闷、胸满、心痛牵引肩部及右上胸,再根据咽喉不利似有痰阻、苔薄腻辨为痰,以此辨为心气郁痰阻证。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解郁,宽胸理血,加川芎活血行气通脉,红参益气生血,生姜、干姜温阳通脉逐寒,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证研究】 心胸气机不利,浊气填塞,壅滞不行,则心中痞,胸满;胸中气血不利,经脉瘀滞不通,则胸痛;气机逆乱而上冲,则胁下逆抢心,或胸痛引背;痰因气郁而生,逆乱肺气,则气喘;痰气胶结搏结于咽,则咽中有痰;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或涩均为气郁痰阻之征。其治当通阳行气,宽胸化痰。
方中瓜蒌宽胸理气,涤痰通脉;薤白开胸理气,化痰通脉,活血止痛,善治痰瘀痹证;枳实行气解郁,散结除满;厚朴行气通阳,下气消痰;桂枝温达心阳,调畅气机,通调血脉,行滞散瘀。
方药配伍特点:理气药与祛痰药相配伍,气顺则痰消;理气药与通经药相配伍,气行则瘀散;通阳药与通经药相配,阳通则痛消。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强心、增加冠状动脉及脑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使用禁忌】 心气虚证、心阴血虚证慎用本方。
上一篇:《瘾君子》
下一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