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常见口腔疾病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常见口腔疾病

    

    (一)龋齿

    龋齿是牙齿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硬组织逐渐发生破坏和崩解的一种疾病。

    【病因】

    1.细菌的因素 致使龋齿发病的细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

    2.宿主 是指牙齿对龋病的敏感性或抗龋能力,包括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唾液及全身情况。

    3.食物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1)龋病的发展过程,是由浅入深,先破坏牙釉质,然后往深处发展,破坏牙本质,最后崩解形成龋洞。

    (2)临床上所见的龋牙以质变为主,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质变的结果。

    (3)根据龋坏的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治疗要点】 在于终止龋蚀发展,保护牙髓活力,预防并发症.主要方法是利用充填材料充填龋洞,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并保护牙齿。

    【康复指导】

    (1)婴儿在萌出第一颗乳牙时就应进行口腔专科检查,使家长获得一些科学喂养和保健知识。

    (2)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3)氟化物防龋。

    (4)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填充。

    (二)牙龈及牙周病

    儿童由于牙龈上皮薄、角化程度差,受刺激后易发生炎症。

    【病因】

    (1)乳牙冠部隆起,牙颈部明显收缩,龈缘处易积存食物残屑。

    (2)乳牙替换期,乳、恒牙的脱落与萌出,出现暂时性牙列不齐并存在生理间隙,极易引起牙垢堆积、食物嵌塞,引起牙龈炎甚至移行为牙周炎。

    【治疗要点】 去除病因,加强口腔清洁卫生,控制局部感染,必要时行牙龈切除术。

    【康复指导】

    (1)儿童应尽早刷牙,定期检查,并建立口腔保健档案。

    (2)3~6岁儿童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少吃零食、甜食。

    (三)鹅口疮

    本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

    【临床表现】

    (1)主要特征为口腔黏膜表面形成散在的凝乳状斑点,略微突起;表面有假膜,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假膜可见黏膜下鲜红溢血的浅表糜烂面。

    (2)重者可累及喉、气管、肺、食管、肠道等,但一般不影响吃奶,也无全身症状。

    【治疗要点】

    (1)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或用制霉菌素混悬液。

    (2)重症患儿可口服克霉唑片。

    (四)地图舌

    【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表现】

    (1)好发于婴幼儿的舌尖、舌缘、舌背的前部,表现为舌黏膜暂时性丝状乳头的剥脱性炎症。

    (2)其病变区因处于边剥脱、边修复状态,故似在“游走”,呈地图状。

    (3)病程数月至数年,无需治疗。

    (五)疱疹性口炎

    【发病特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见于婴幼儿,且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机构引起小流行。

    【临床表现】

    (1)病初伴发热,可达38~40℃.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并出现散在的针头大小的疱疹,溃破后形成表浅溃疡,有时可汇集成大片溃疡,表面覆有灰白色或微黄色假膜。

    (2)疱疹多见于牙龈、舌、腭、唇黏膜.局部疼痛、患儿唾液增多、拒食、颌下淋巴结大、压痛。

    【治疗要点】 增强儿童抵抗力,服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服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

    【康复指导】 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可促进愈合。

    (六)口角炎

    【发病特点】 可因儿童舔唇、咬手指等不良习惯引起,也可由于缺乏核黄素(维生素B2)发生。

    【临床表现】 两侧口角皮肤对称性出现潮红、脱屑、糜烂和皲裂。

    【治疗要点】 纠正儿童不良习惯,或对症服用核黄素;局部可用0.1%高锰酸钾0.5%过氧化氢清洗;加强锻炼,增强儿童抗病能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