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存在主义出现的背景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存在主义出现的背景

    一、存在主义出现的背景

    存在主义被认为起源于19世纪的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但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才在欧洲和美国流行起来。

    20世纪的西方社会处于剧变当中,存在主义被称为“危机哲学”,因为它出现的时代,正是一个面对种种危机的时代。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活在焦躁不安中,被迫作出不同的抉择,解决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人感到自己的努力只会落空,生命变得无奈、荒谬。

    为什么人类到了19、20世纪才感觉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尼采指出人要实现自己,进化到“超人”,就要靠强烈的意志,存在就是要制造动物与超人的差别,存在就是把生命力表现出来。[1]归纳当时各种情况,存在主义的出现受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对黑格尔唯心哲学的反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人们重新检视人“存在”的意义。[2]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模式改变了,由家庭手工业变成大工业生产。以前人们面对面的交易、往来,是清晰的依赖性经济,但工业革命后,人与人的需要变成潜藏的。妇女、童工挤在潮湿肮脏的工厂日以继夜地工作,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产品的一小部分,人变成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慢慢地,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失去感情,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渐渐产生了疏离感(alienation),这种自我疏离感到了20世纪更尖锐化。于是人们否定了自己:我为什么而生?我为什么还要活下去?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涉及人的“存在”和“生存”的问题,正是存在主义尝试解答的论题。

    (二)反对黑格尔的唯心论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的唯心论或观念论风靡整个欧洲。他所讨论的“心”,就是精神或绝对精神。宇宙万物,包括心和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实体的展现。克尔凯郭尔在哥本哈根大学研究黑格尔的哲学理论,觉得黑格尔理论所谈到的个人存在和自由,已消失在整体的存在和自由之中。他后来在柏林时批评黑格尔的命定论,因为它剥削了个人的性格。克尔凯郭尔强调自己是“个人”,是独特的“存在者”,是“有限与无限”、“时间与永恒”的结合。

    后来的存在主义学者都反对唯心论的客观、理智理论,他们提出反智与反精神的非理性的生命意义。

    (三)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反思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带来科学的进展,人们生活逐步现代化,但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人性极大的弱点:不尊重人、不保障他人生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人类经历空前浩劫,科学发明变成杀人武器。在集中营内,人们失去人性和尊严,变成动物一般。在这场人类灭绝的危机中,存在主义重新讨论人存在的重要命题:人为什么要活下去?人应该怎样活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