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这种服务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动提供的,要求个人及其家庭积极参与,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切实可行、方便可靠。在服务内容上,PHC是综合性、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它包括了所有年龄、性别及所有类型的健康问题;在服务方式上,PHC是主动的、协调性的、全社会参与和负责的卫生服务;在服务半径与范围上,PHC离居民最近、最方便、最容易得到,反应也最快;在服务质量上,PHC是最亲切的、最受居民信赖的、最满意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
1977年5月召开的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形成一项决议,决议中提出“到2000年使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达到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过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的水平。”我国将这段文字译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year 2000)。1978年9月,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市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在该次会议上提出了阿拉木图宣言,认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在1979年召开的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并开始制定“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决议,并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全球意义的卫生策略,而且提请联合国各机构密切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行动,以便配合。1988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了22位高级医学、卫生专家在里加召开会议,专门修订“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有关原则,并将其列为世界各国2000年以后的永久性目标。至此,初级卫生保健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卫生战略和目标,提到了全人类的面前,并得到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普遍重视与承诺。
初级卫生保健的永久性总体目标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涵盖治疗伤病、预防疾病、身心康复、增进健康四个方面。具体说来,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包括以下八项基本内容:
1.常见病及创伤的有效处理。
2.提供基本的药物。
3.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4.地方病的防治。
5.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
6.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
7.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8.普及健康教育。
初级卫生保健的上述八项任务是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各国开始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时必须完成的最基本任务。当然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人群状况侧重实施不同的初级卫生保健内容,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可侧重于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地方病的防治、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等;发达国家则可着重于提供连续性、综合性、高质量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
初级卫生保健属于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实施的重点应放在一级预防上,即重视发病前的病因预防工作,如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和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等。
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各国各级政府必须主动承担初级卫生保健的责任和义务。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为全体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各国、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义务。因此,各国各级政府均应发挥政治意志,合理调动本国本地区的资源并尽最大可能利用外部资源,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发起并持续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各国各级政府应适时拟定本国本地区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及时成立由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门部门来领导和协调各级卫生保健工作。
2.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卫生状况和居民需求,制订不同阶段的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初级卫生保健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卫生保健网络。我国的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是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
4.建立起初级卫生保健的管理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制度。
上一篇:布尔什维克竞选立宪代表失利
下一篇:新闻伦理的抉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