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205.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故事今编】

    宗悫,字元!,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此人志趣高尚学识渊博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乘着船顺风在大浪里驰骋。”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媳妇才进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名望的文人都认为习文章或谋生的本领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向来学问高,许多年轻的兄弟子侄也都爱好学习。然而只有宗悫任性又爱好武艺,因此没有被乡亲称赞。

    【原文精读】

    宗悫字元幹,南阳涅阳人也。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悫年少,问其所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少文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少文既高尚,诸子群从皆爱好坟典,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宋书·宗悫传》)

    【字词注释】①宗悫:宋朝人②仕:做官③拒:抵御,抵抗④披散:分散,此指逃跑⑤群从:指侄儿辈⑥任气:放任意气⑦乡曲:乡里。

    【再读品味】

    宗悫是南朝宋时人,“乘长风破万里浪”是他少年时的豪迈志气。最可贵的是在当时的读书人都“以文艺为业”的情况下,宗悫却不为环境所改变,确定志向后努力习武。他的行为不被“乡曲所称”,也不为俗人的非议而动摇。他后来也确实屡建战功,成了名显一时的将军。无数事实说明,实现某种志向往往要受到外界的压力。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在转向文学创作时,不仅外人,就连父亲也竭力反对,甚至断绝经济上的支援。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也受到不少人的嘲讽与责难,而事实证明,他们的路走对了。“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演化为成语“乘风破浪”,意思是船借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居要片言识记与书写】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悫年十四,挺身与劫相拒,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