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为什么全世界的标准铁轨都是同样宽?
因为那是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全世界的铁轨实际其实宽度各不一样,但是,国际法规定的标准铁轨的宽度都是一样的。比如在中国,铁路的轨道分为标准轨道和窄轨轨道。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毫米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窄轨轨距为762毫米或者1000毫米。中国铁路主要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轨都是标准轨,轨距都是1435毫米。少数国家为宽轨,是1520毫米,如俄罗斯以及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还有窄轨,如中国台湾、云南等地,为1000毫米,也称米轨。
各国铁路轨距标准不一,造成了运输线路的不畅通。东北亚区域陆路相连的中、俄、蒙、朝、韩5国中,中、朝、韩为标准轨,俄、蒙为宽轨。这样,即使铁路线路可以连接上,但仍然无法实现运输线路的畅通。这个问题虽然也可以用上集装箱方式来解决,但提高了运输成本。为了解决以上的混乱状况,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作出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通用的标准,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为宽轨,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为窄轨。
为什么要将1435毫米这个数字作为世界铁路的标准轨距呢?这是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
最早的火车和铁路出现在英国。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蒸汽机车“运动”号,这是世界上正式启用的第一列旅客列车。这条铁路的轨距是4.85英尺,折合公制为1435毫米。1846年,英国国会把这个轨距确定为标准轨距,非经特准,禁止在新铁路线上采用其他轨距。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强国,因此也把这个标准推行到他的殖民地。例如,主持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的工程师就是英国人,他就力主采用1435毫米宽的轨距。从现实情况看,全世界采用1435毫米轨距的国家占多数,所以把1435毫米定为国际标准轨距也就顺理成章。
那么为什么最早建造铁路的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1435毫米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作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为1435毫米。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古罗马人定的,1435毫米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用1435毫米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在世界越来越倾向标准化建设的时候,我们万万没想到这些标准,这些历史的习惯,会是如此源远流长,可见历史惯性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要冲破由习惯形成的规则又是多么的艰难,所以说好习惯将不只影响人的一生。
【格言】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亚里士多德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一起坐火车旅行。忽然前面没有铁轨了,火车停下。
列宁下车,对车上的乘客发表一篇长篇演说,号召大家一起修路。路通了,火车又可以走了。
走了一段,又没铁轨了,斯大林站起来,对车上的乘客命令:全部下车,把火车抬到有铁轨的地方!
到了有铁轨的地方,火车又可以开行了。
开了一段,又没铁轨了。这时赫鲁晓夫站起来,让乘客下车,把后面的铁轨全拆了,铺到前面去。
火车继续开了。
前面又没铁轨了,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每人带一块,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