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故事
注解:揠(ya),拔;长,生长。
释义:比喻只求速成而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结果反而有害。
宋国有个农夫,种了二亩庄稼,也种下他所有的希望。
春天禾苗一片葱绿,农夫心花怒放。他清晨即起,到田边转悠;中午他又跑到田里去,禾苗模样依旧。他心里很着急。“得想办法。”他对自己说。
办法总是有的,他已开始行动了。“你不肯长高是吗?我来提提你!”“你很想长高,可遇到麻烦了是吗?让我来拔拔你!”农夫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在他的宝贝田地里忙乎了好长时间,将禾苗一棵一棵往外拔。
他汗流侠背,腰酸背疼,终于大功告成。望着那一片“长”高了许多的禾苗,他擦拭额头汗水,欣慰地笑了。
农夫回到家,疲惫又得意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啦!”家里人忙问原由,他语惊四座:“你们到地里看看吧,我让禾苗长高了许多呢!”
他儿子反应快,一路小跑赶到田边,喘息甫定,俯身一看,傻了眼:大片的禾苗东倒西歪,已不成样。不多久,禾苗全都干枯了。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阂其苗之不长而惬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下一篇:动作描写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