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概述】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cute basophilic leukaemia,ABL)是主要向嗜碱粒细胞分化的AML。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特别是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而来)。此病罕见,占AML的<1%。

    【临床特点】

    贫血,皮疹,肝脾大,溶骨性病变和高组胺相关性症状。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常增多,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胞质颗粒可减少。

    2.骨髓涂片 原始细胞增多(≥20%),胞体中等大小,胞质中含数量不等的粗大嗜碱性颗粒;胞核卵圆、圆形或双核叶,染色质分散(具有特征性)、核仁明显、1~3个(图4-50)。通常很少见成熟嗜碱粒细胞;红系前体细胞可发育异常;有些病例可见肥大细胞增多。

    

图4-50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Wright染色)

    3.透射电镜 嗜碱粒细胞胞质中含有致密电子颗粒物质,呈“θ”特征或含有结晶状排列物质呈卷曲或薄片状。

    4.细胞化学 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酸性磷酸酶染色通常呈弥漫性阳性,有些病例PAS染色呈块状阳性(图4-51)。MPO、SBB、CAE、NSE均阴性。

    5.遗传学 无特征性遗传学异常;染色体异常包括12p、del6(q22);由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转化而来者可有t(9;22)(q34;q11)。

    

图4-51 嗜碱粒细胞糖原染色呈粗颗粒,珠状(骨髓涂片,PAS染色)

    【骨髓病变特点】

    增生极度活跃,中等大原始细胞成簇或片状增生,正常造血细胞成分显著减少,骨髓活检切片中不见(由于制片原因所致)骨髓涂片显现的胞质嗜碱性颗粒。常有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增生。部分病例呈现核卵圆的梭形肥大细胞增生,分布于骨小梁旁,常伴明显的纤维化。

    【免疫表型】

    CD34、HLA-DR、CD13、CD33、CD15、CD123、CD203c、CD11c通常阳性,CD117阴性。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下述疾病鉴别:①AML伴嗜碱粒细胞增多AML伴t(6;9)(p23;q34)常有嗜碱粒细胞增多。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时,MPO、SBB、CAE、NSE阴性,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透射电镜显示嗜碱细胞显现“θ”型颗粒。②肥大细胞白血病(MCL)外周血和骨髓涂片呈现大量肥大细胞增生,瘤细胞CAE阳性,遗传学检查有KIT基因密码子816点突变。

    【预后】

    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