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传染病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区分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染病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区分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需有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3个基本条件也是构成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传染病患者 急性患者常排出较多的病原体,慢性患者病程长,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因而都是主要的传染源。

    2.隐性感染者 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长期排出病原体,而其本身无明显症状,很容易传染他人,如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病原携带者是重要传染源。

    4.受感染的动物 有些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动物可排出病原体传染给人类,如布氏菌病、鼠疫、狂犬病等。有些传染病,动物感染后不发病,但可传染人类,如猪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作为传染源的动物以啮齿类为主,家禽、家畜次之。

    (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到达另一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是单一因素,也可由外界环境中若干个因素组成。

    1.空气、飞沫、尘埃 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肺结核等。

    2.水、食物、苍蝇 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又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等)。

    4.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播,指以吸血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的传播,如蚊虫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疟疾,跳蚤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血液制品 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

    6.土壤 当病原体(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的芽孢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卵)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三)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就容易发生。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才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某种传染病流行过后或普遍接受预防接种后,人群的特异性免疫水平提高,易感性降低,该种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就减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