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困境与超越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困境与超越

    第十一章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困境与超越

    【内容摘要】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暗含着三个前提性假设:一是认知内容只能是知识,而不能是别的;二是认知能力只能从主体视角加以界定,而不能从客体视角加以界定;三是认知教育目标只有认知内容和认知能力(认知行为)两个维度,而不存在别的其他维度。对于这三个假设,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没有论证其合理性的前提下,便依据这三假设对认知教育目标展开了论述。然而,这三个看似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却是危机重重。这里的主要任务是对这三条假设进行建设性批判。

    【关键词】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内容;认知能力;认知态度

    1956年,布卢姆等人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一书。50多年来,布卢姆等人对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最近的一次是由安德森等人在2001年完成出版的《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一书。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世界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该著作至少被翻译成22种文字。

    自从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该理论的热潮,这极大地促进了该理论在中国教育领域的传播和应用。然而,中国的相关研究更多地是对布卢姆等人所设定的理论框架进行理解、说明、完善和应用,而很少对这种理论框架的前提假设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而使得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停留于“布卢姆时代”。这种状况在一定意义上既不利于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发展,也不利于认知教育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批判性反思。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暗含着三个前提性假设:一是认知内容只能是知识,而不能是别的;二是认知能力只能从主体视角加以界定,而不能从客体视角加以界定;三是认知教育目标只有认知内容和认知能力(认知行为)两个维度,而不存在别的其他维度。对于这三个假设,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没有论证其合理性的前提下,便依据这三假设对认知教育目标展开了论述。然而,这三个看似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却是危机重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