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本章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总需求的含义以及总需求曲线与总需求函数,然后介绍总供给的含义以及总供给曲线与总供给函数,其中区分了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长期总供给曲线,最后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合并,运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与基本含义,了解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理解影响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和使其发生移动的主要因素;

    3.理解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长期总供给曲线;

    4.掌握总需求、总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学会运用AS-AD模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基本概念】

    总需求 总供给 长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开篇导读】

    最近几十年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若干争论。仅就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而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从理论分析到实证分析都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争论似乎远没有结束,因为争论既没有证明谁是谁非,也没有使得那些坚定的人士改变自己的立场。倒是有一个方面值得注意,那就是争论之后更倾向于综合。

    事实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论战再次表明,当面临经济问题与理论的矛盾时,经济学家会通过首先调整围绕基本信念核心的辅助性假设,本能地维护他们的基本信念的核心;只要有可能,他们将一直这样做。只有没有任何理由再维护这一核心时,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信念。

    那么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歧主要是什么呢?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分歧可以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来简单地概括:

    (1)在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方面,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凯恩斯主义则强调自主支出尤其重要。

    (2)在总供给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经济中名义变量存在着黏性,因而总供给曲线AS较为平缓,而货币主义则认为,价格和工资变动具有相对灵活性,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

    (3)在政策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在经济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时,总供给曲线相对平缓,因而增加总需求的政策是有效的,其中尤其是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主义则认为主要是货币政策才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总供给曲线相对陡峭,因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他们建议采取单一货币规则。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也在日益缩小,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认为总需求中投资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是前者注重利息率的稳定性,而后者更注重自主投资;在总供给方面,关键的差异无非是总供给曲线陡峭程度不同;在政策方面更可以认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而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