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整改措施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者:陈艳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03期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事业单位各项事务实行的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规范使用财政资金,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行政办事的效率,对于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与经营资金的增减与结果的变化。在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有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在性质和属性上与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的公益事业而举办的社会服务性组织。同时,事业单位还是我国政府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事业单位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同时其性质也都各不相同。由于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和计划性,推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对事业单位健康的运行、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保证事业单位正当的利益不受内外因素的侵害。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应完善和加强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探索和钻研会计核算工作。管好、用好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持续合理的发展。完善事业单位核算工作还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着不足与缺陷。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各种数据”。但是有不少的事业单位为了本单位或者个人的利益,隐匿部分收入,将本作为将来的预算资金列作其他用途进行挂账处理。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利用职权代收相关资金,并不及时解交,利用其他应付款项作为长期引流资金的“蓄水池”。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方面规定使用借记核算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中仍然有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的方法。采用这种支付方式使得事业单位无法进行准确的预算、核算利息,无法明确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同时,由于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两个相互独立地部门,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在其做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提供事业单位采取的情况。基建财务管理无法落到实处。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有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的事业单位仅是临时敷衍检查,即使有的事业单位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其管理制度明显落后,无法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存在一定的问题
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始终是会计核算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现行适用的会计核算基础都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时将本期全部的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将本期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收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这种收付实现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收付实现制往往需要将事业单位的现金支出作为会计核算支出,将事业单位的全部收入作为核算其的收入。这种方式就导致事业单位年度之间的收支极度不匹配。
上一篇:景区投诉处理岗位职责(共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