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上《国语》)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

召公谏厉王止谤(周语上《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1〕:“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2〕,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3〕,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4〕,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5〕,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6〕,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7〕、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8〕

    【注释】

    〔1〕厉王:西周第十代王。召公:周厉王的卿士。

    〔2〕弭:消除。

    〔3〕公卿:指三公九卿。列士: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称士。士又有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

    〔4〕瞍:没有眸子的人。矇: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5〕耆艾:年高有德之人。

    〔6〕隰:低湿之地。衍:低下平坦之地。沃:肥沃的土地。

    〔7〕阜:增加。

    〔8〕彘:今山西霍县。此事在公元前842年。

    美文共赏

    周厉王施行暴政导致民怨,不听召公的劝告改过自新,反而以暴虐的行为来残酷地压制人民,激起民愤,最终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说明了对人民的议论只可加以疏导而不可以压制的道理。

    文章的语言简洁传神,比喻生动形象,艺术的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结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过目难忘的鲜明印象。尤其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成了千古名句。描写厉王的暴虐,只选取了监谤、杀谤者两个事例,用“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寥寥几个字,厉王的暴虐无道被表现得极为生动;用“道路以目”的细节来表现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愤怒怨恨,更是传神。召公的谏辞用“防川”为喻,阐明监谤危害国家的可怕后果,以“为川者,决之使导”正面阐发“为民者,宣之使言”的道理,反复论证,说理透彻。又以山川生产资财这样具体可感的事实做比喻,将“民之有口”对于国家的巨大好处传达得具体而形象。

    本篇名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堵老百姓的嘴,比堵河水还危险啦!河水一堵,就会决口泛滥,淹死许多人。堵老百姓的嘴也是这样。所以,治河的就要疏通河道,治民的就要让老百姓讲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