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建筑的功能分析
1)建筑功能分析的内容
建筑功能分析包括各使用空间的功能要求,以及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
使用空间的功能要求包括朝向、采光、通风、防震、隔声、私密性及联系等。
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包括使用顺序、主次关系、内外关系、分隔与联系关系、闹与静的关系等。
2)建筑功能分析的方法
(1)矩阵图分析法
矩阵图分析是将各使用空间的名称、功能要求等分别列入图表的纵列与横列中,画出纵横交叉的网格,再用某种符号(如小圆圈)标出相关性,使每个使用空间的组合要求都一目了然(表3-2)。矩阵图分析法对于研究建筑组成空间的一般功能要求及内外、主次、闹静等关系相当有效,表达也方便,但却难以表达空间的使用顺序。
(2)框图分析法
框图分析法是将建筑的各使用空间先用圆圈或方框表示(面积不必按比例,但应显示其重要性和大小),再用不同的线型、线宽加上箭头表示出联系的性质、频繁程度和方向。此外,还可在框图内加上图例和色彩,表示出闹静、内外、分隔等要求(图3-37)。
表3-2 某小学教学楼的功能矩阵分析图
图3-37 某小商店功能框图分析
框图分析法不仅将使用空间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能将它们之间的联系表达得很清楚。但各空间的功能要求方面的表达不如矩阵图详尽。
图3-38 综合医院大楼功能组团分析
综合医院大楼功能较复杂,可先划分为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三个大的功能组团。门诊部要方便病人进出,宜在城市道路旁。住院部应有安静、卫生的环境。医技部既要为门诊部服务,又要为住院部服务,所以宜在两者之间。
对于使用空间很多、功能复杂的建筑,建筑的功能分析应由粗到细逐步进行。首先,可将一幢建筑的所有使用空间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组团(也称功能分区)。每个功能组团由若干个有密切联系、为同一功能服务的使用空间组成,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按照上述方法,对这些功能组团进行功能分析,并布置在一定的建筑区域,便形成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图3-38)。以后,再在各功能组团中进行功能分析,确定每个使用空间的布置。这种功能分析,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不断深化,不断调整的过程(图3-39)。对于更复杂的建筑,往往还要进行多级的功能分析(图3-40)。
图3-39 功能组团分析步骤
(a)画出功能组团,位置暂不定;(b)用线条与箭头表示功能组团间的关系,发现问题;(c)调整各功能组团的位置;(d)结合基地条件,进一步调整各功能组团的位置,并用不同的线型、线宽加上必要的图例进一步表示功能要求(例如组团E加上方框表示有隔离要求)。
图3-40 建筑功能的多级分析
复杂的建筑,可以先划分大的功能组团(如A、B、C、D、E),在各个大的功能组团中再划分小的功能组团(如a1、a2、a3……),逐步分解,直至每个使用空间。
3)建筑功能分析的综合研究
建筑的功能往往很复杂,相互之间存在很多矛盾。建筑空间组合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所处的具体条件,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研究,以确定每个使用空间的相对位置。
(1)侧重于流线的研究
交通建筑、生产性建筑对流线要求较高。使用空间应按顺序排列。人流、货流、车流要分清,避免交叉,做到短捷通畅,所以功能分析应侧重流线安排。例如,在汽车客运站设计中,应将旅客流线、车辆流线、行李流线分开,旅客流线中又应将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分开。
(2)侧重于单元内的功能研究
城市住宅大多按单元式组合。各单元之间功能联系少,组合也相对容易,所以功能分析应侧重单元内各使用空间的安排。
(3)侧重于主要部分、主要使用空间的研究
影剧院、商场之类的建筑,主要部分、主要使用空间很明显,空间组合时也需以此为中心。所以功能分析应侧重于主要部分、主要使用空间的安排。
(4)侧重于组、类的研究
医院一类建筑,可以将所有使用空间较明显地划分为几组或几类,它们的内部由若干功能关系密切的使用空间组成,而组、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功能联系。这类建筑可按上述多级功能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5)侧重于重复空间组合的研究
集体宿舍一类建筑,主要使用空间基本相同,相互之间没有主从、顺序关系,受辅助使用空间的制约也很小。所以功能分析相对简单。
上一篇:医用敷料简介
下一篇:“文化沙漠”与“沙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