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9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实验目的】
(1)学会测定微安表(表头)的量程和内阻;
(2)熟悉电流表、电压表的构造原理,学会改装和校准电流表、电压表的基本方法。
【实验仪器】
标准电流表、标准电压表、待改装的微安表头、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关等。
【实验原理】
磁电式电表的核心内部构造如图5-39-1所示,一般称为表芯或表头。它的构造原理是:在固定的均匀幅向磁场内,装有可活动的线圈,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与线圈偏转的角度成正比,因此可用线圈的偏转角度来标志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再根据测量电流和电压的需要,将电表适当改装,便可得到不同测量范围。
图5-39-1 表头的内部结构图
1.微安表(表头)量程与内阻的测定
如图5-39-1所示,表头的量程,是指针偏转满刻度时的电流值Ig,也称表头的满偏电流。表头的内阻Rg是偏转线圈的直流电阻。
图5-39-2 代替法测G1表的量程和内阻
表头的量程和内阻是表征表头性能的参数,将表头改装为电流表或电压表时都要用到这两个参数。因此,必须掌握测量这些参数的方法。
测定表头内阻有许多方法,下面仅介绍代替法。
图5-39-2所示,G1为待测的微安表头,标准表G2的准确度等级要比表头G1高2级,其量程与表头G1的量程相接近。合上开关K1之前,先置滑线变阻器R的滑动端C于B端,使UC B为零;合上开关K1,开关K2打向1,调节R,使标准表G2的偏转值为n整数格,注意不能超出G1表的量程。把开关K2打向2,电阻箱Rn代替表头G1,调节Rn,使G2的偏转值仍为n格,此时Rn的示值就等于待测表头G1的内阻Rg。
若K2打向1,调节变阻器R使G1刚好满偏,此时G2的示值即为G1的量程Ig。
2.将表头改装成电流表
扩大表头量程的办法是,在表头两端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分流电阻RP(如图5-39-3),使流过表头的电流只是总电流的一部分。表头G和RP组成的整体就是电流表。选用不同阻值的RP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图5-39-3 改装成电流表的结构
在图5-39-3中,当表头满偏时,通过电流表的总量程为I通过表头的电流为Ig,根据欧姆定律有
IgRg=(I-Ig)RP
故得
若I=niIg,即表头的量程要扩大ni倍(ni=I/Ig为表头电流扩程倍数),则分流电阻为
测出表头的量程Ig和内阻Rg,按照所需的电流表量程I,利用式(5-39-1)或式(5-39-2)可算出分流电阻RP。
3.将表头改装成电压表
根据欧姆定律U=IR,内阻为Rg的表头,若通以电流Ig,则表头两端电压降为Ug=IgRg,通常Ig和Rg的数值不大,若表头作为直流电压表,其量程Ug也很小。为了测量较高的电压,将表头改装成电压表的办法是,在表头上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分压电阻RS(如图5-39-4),使超过表头电压量程的那部分电压降落在电阻RS上。RS亦称为扩程电阻。表头和RS组成的整体就是电压表。选用不同阻值的RS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压表。
图5-39-4 改装成电压表的结构
在图5-39-4中,当表头满偏时,通过表头的电流为Ig,设改装后电压表总量程为U,因为U=Ig(Rg+RS),则
根据所需要的电压表量程U和表头量程Ig、内阻Rg,由式(5-39-3)可算出分压电阻RS。
4.电表的校准
电表改装后必须经过校准才能使用,所谓校准,就是将改装后的电表与标准表,同时对同一个对象(如电流或电压)测量,进行比较。
校准电表时,必须先调好零点,再校准量程(满刻度点)。若量程不对,可调节RP或RS,使量程与标准表指示数一致。
校准刻度时,要同时记下待校表和标准表的读数,分别记为Ix和IS(或Ux和US)。从而得到该刻度的修正值ΔI=IS-Ix(或ΔU=US-Ux)。将改装表的同一量程的各个刻度都校准一遍,可绘出ΔI-Ix(或ΔU-Ux)的折线图,即校准曲线,如图5-39-5所示。在以后使用这个电表时,可以根据校准曲线对测量值作出修正,以获得较高的准确度。
图5-39-5 电流表的校准曲线示意图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代替法测定微安表量程Ig和内阻Rg
按图5-39-2接线。根据待测表头G1的量程,选好标准表G2的量程。电源选取适当的大小(如0.3V)。通电之前,滑线变阻器R的滑动端C应放置在UC B=0的位置,Rn初始状态不能为零可选取接近表头G1的内阻值(即约几千几百欧)。仔细检查电路和各仪器的初始状态,调好各电表的零点。
根据实验原理,按拟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待测表头G1的量程Ig和内阻Rg的测量值。注意:调节R、Rn时,电表G1、G2均不能超偏。
图5-39-6 校准改装电流表
2.将微安表改装成毫安表
将表头扩程成量程I=1mA的电流表。
(1)计算分流电阻RP的理论值。
(2)按图5-39-6连接电流表的校准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后的电流表,其改装后的量程为I。
(3)注意:适当选取标准表的量程和电源的大小(如0.5V)。开关K合上之前,应使滑线变阻器R的滑动端C放置于B处。
(4)量程的校准。先将分流电阻RP拨至理论值。合上开关K,调节R和R1,使标准表的示值为改装电流表的量程I,此时表头指示数应正好是满刻度值。如果有所偏离,可适当调节分流电阻RP,这个步骤有时需要反复稍调节RP、R和R1,直至改装表的量程符合设计值I,记录此时RP的实际值R′P。
(5)刻度的校准。在校准量程的基础上(即保持RP不变),调节R和R1,使改装表的电流从零到满刻度均匀地分成五个刻度值(零值只作检查、不作记录),改装表的读数从小到大逐点校准,列表记录对应的改装表读数Ix i和标准表读数IS,求各点偏差ΔIi=Is i-Ix i。
(6)找出最大值|ΔIi|max,计算改装表的最大相对误差EI=×100%,并初步定出改装后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1、0.2、0.5、1.0、1.5、2.5和5.0七个级别。在校准电表实验中,如果电表的最大引用误差为0.52%,则该电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0级,但不能写作1级或第四级。
(7)以Ix为横坐标、ΔI为纵坐标,作ΔI-Ix校准曲线。各校准点的误差具有独立性,所以要用折线联结相邻之点。
图5-39-7 校准改装的电压表
3.将微安表改装成电压表
将表头扩程成量程U=1V的电压表。
(1)计算分压电阻RS的理论值。
(2)按图5-39-7连接电压表的校准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后的电压表,其改装后的量程为U。
(3)电源约取1.2V,选择标准表的量程。开始时R的滑动端C放置于最安全的位置。
(4)量程的校准。将分压电阻RS拨至理论值。合上开关K,逐步调节变阻器R,使标准表的示值为改装电压表的量程U值,此时表头指示数应正好是满刻度值。如果有所偏离,可适当调节RS,使改装电压表的量程符合设计值U,记录此时RS的实际值R′S。
(5)刻度的校准。在校准量程的基础上(即RS不变),调节R,使改装表的电压从零到满刻度均匀地分成五个刻度值(零值只作检查、不作记录),改装表的读数Ux从小到大逐点校准,列表记录对应的改装表读数Ux i和标准表读数Us i,求各点偏差ΔUi=Us i-Ux i。
找出最大值|ΔUi|max,计算改装表的最大相对误差EU,初步定出改装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作出ΔU-Ux校准曲线。
【实验注意事项】
(1)用回路法连线,注意分压器R的正确连接和安全初始的状态。
(2)调节电阻箱时,要防止电阻值从9到0的突然减小而烧坏电表。实验前后,都应仔细检查各电表是否完好,有问题应及时报告老师。
(3)改装表的量程校准后,在校准刻度的过程中,分流电阻RP或分压电阻RS不能改变。
(4)要注意正确进行读数和记录测量值的有效数字。
预习思考题
(1)分流电阻RP越小改装的电流表量程越__。在校准电流表时,如果发现改装表的读数均相对于标准表的读数都偏高,说明改装表的量程不够____(选:大或小),若要达到标准表的数值,改装表的分流电阻RP应调____(选:大或小)。
(2)分压电阻RS的大小对改装电压表的量程有何影响?校准电压表时,如果发现改装表的读数相对于标准表的读数都偏高,若要达到标准表的数值,此时改装表的分压电阻RS应调大还是调小?为什么?
(3)图5-39-6中的滑线变阻器R的主要作用是____,开始时滑动触头C应放在____位置。
(4)改装表的量程校准后,在校准刻度的过程中,为什么分流电阻RP或分压电阻RS不能变?
思 考 题
(1)试用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要求画出电路图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实验仪器有待测表头、电阻箱、直流电源、开关以及导线。
(2)能否把量程为100μA、内阻为900Ω的表头改装为50μA的微安表或0.1V电压表。
(3)试将量程为100μA、内阻为1000Ω的表头设计为一个多量程的电流表(如1、10mA、100mA)和电压表(如1、10V、100V),画出设计电路图,计算出各分流电阻、分压电阻的阻值。
(4)一个多量程电表如图5-39-8所示,若表头G的量程为100μA、Rm=Rg+R0=RS=2kΩ,I1、I2、U1、U2的量程分别为10mA、1mA、1V、10V,试分别求出电阻R1、R2、R4、R5的阻值。
图5-39-8 多量程电表
(5)测定表头内阻有许多方法,考虑电表内阻不可忽略,比较以下几种测定微安表头内阻的方法,__测表头内阻的系统误差最大,测量的准确度最低;__测表头内阻的系统误差最小,测量的准确度最高。
A-半偏法 B-代替法 C-伏安法 D-伏安补偿法 E-0.02级电势差计补偿法 F-电桥法
上一篇:展览品牌形象和识别系统
下一篇:理论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