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所造成的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一)“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概念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使用说明
(1)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生产中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企业当期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
(2)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3)期末,企业计算出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按恢复增加的数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但是。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4)“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存货跌价准备查账的思路与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违规操作表现为,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不符合计提跌价准备的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多计提或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
查账人员应首先了解企业的性质,认真审阅“存货跌价准备”、“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各种存货的明细账,结合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复核计算。确认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否适当。
存货跌价准备违规操作的案例
【参考案例】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疑点
查账人员在查阅某公司2003年存货项目时,发现该企业12月份的费用比以前各期都多。怀疑企业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查证
检查该企业的期间费用明细账,发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0万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 5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3 500 000
该企业半年计提一次存货跌价准备。经审查,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150万元,12月末存货账面成本3 500万元,可变现价值3 200万元,12月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3 500-3 200)-150=150(万元),不应该是350万元。
3.问题
该企业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费用,减少利润,偷逃所得税。
4.调账
(1)如在年终决算前查清,应做调整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2 000 000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 000 000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 000 000
贷:本年利润2 000 000
(2)如在次年查清,若所得税税率为33%,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5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存货跌价准备2 00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000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6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34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340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4 000
贷:盈余公积134 000
应付利润67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