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最新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最新

    

    蒋峻松

    论文《中缅会计准则趋同研究——基于中缅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之比较》在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和投资发展概况、中缅经贸合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中缅两国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中缅两国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相关概念、资产减值准则适用范围、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其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总体资产的认定分摊和减值处理、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处理、商誉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会计信息是经贸交往中的商业语言,由于各国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各国企业按照本国会计准则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之间缺乏可比性,各国会计信息不可比问题是各国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实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利于解决各国经济交往中的会计信息不可比问题。实现中国—东盟会计趋同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政策保障之一,也是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东盟会计准则区域趋同的基础上推进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可以缩短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同时,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会计趋同,可在未来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作为一个整体,表达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诉求,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未来修改和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殊情况,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保持增长势头。贸易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投资领域,东盟是我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缅甸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中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发展,使中缅两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篇论文研究比较中缅两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于促进中缅两国会计准则趋同,进一步带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的会计准则趋同,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消除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会计信息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目前公开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主要是关于中国—东盟会计趋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较少关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具体会计准则比较问题的研究,也没有本文关于中缅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蒋峻松,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主要从事审计、会计、内部控制的教学工作,以及会计准则趋同、会计服务、内部控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兼职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主持云南省教育厅课题2项、云南省会计学会重点课题1项,参与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