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着色性干皮病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着色性干皮病

    第三节 着色性干皮病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以暴露部位发生色素改变、萎缩、角化和癌变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婴儿期或儿童期,成年后发病者较少见。常有家族史,在1个家族中可有多人患病,尤以近亲结婚的子女中常见。与日光照射有密切关系,并易发生癌变。

    一、诊断要点

    (1)好发于颜面、颈部和双手背等暴露部位,严重时也可累及四肢和躯干部。

    (2)损害为多数散在性雀斑样黑色斑点,常较密,可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伴有皮肤干燥、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在萎缩处有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3)对光线敏感,常有畏光、流泪和眼损害。

    (4)病人常瘦小、发育差、智力低下。如发生癌变,预后不良。

    二、鉴别诊断

    (一)雀斑

    主要发生于面部,为多数大头针大小灰黄至灰褐色斑点,夏季或行紫外线照射后增剧,不形成皮肤角化、瘢痕及癌变,无血管扩张。

    (二)盘状性红斑狼疮

    面部损害为局限性红斑,呈蝴蝶状分布,毛囊口扩大,可有角质栓嵌入。

    三、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全身治疗

    无特殊治疗,可应用较大剂量维生素A、维生素C及烟酰胺等治疗。

    2.局部治疗

    ①局部外用防光剂,如5%对氨苯甲酸搽剂、5%二氧化钛霜及10%氧化锌糊剂等;②角化性损害,可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或10%硫黄煤焦油软膏等,③有疣状增生或癌变,应早期做适当手术切除。

    (二)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①肝火血燥证,治以清肝养血,方用柴胡清肝汤加减;②元气虚弱证,治以益气固本,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③肝肾亏损证,治以养肝滋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2.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6g,口服,3/d,用于早期;②青蒿蜜丸,20g,口服,2~3/d,用于早期;③菊藻丸10g,口服,3/d,用于癌变;④平消片5g,口服,3/d,用于癌变;⑤西黄丸1丸,口服,2/d,用于癌变;⑥小金丹1丸,口服,2/d,用于癌变。

    3.外治疗法

    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透骨草、地骨皮、石菖蒲、桃仁、红花、桂枝,煎水外洗或浸泡患处;②皮肤萎缩、角化过度,可选择润肌膏或玉黄膏外涂患处;③萎缩处疣状增生或癌变者,可选用藜芦膏外敷患处;④若有腐溃,状如菜花者,可酌情选择五虎丹、皮癌净或消癌散等外用。

    4.其他治疗

    ①一般轻症,可选用蛋黄甘草油外涂局部;②发生癌瘤者,可取鲜农吉利全草,洗净后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四、预防与护理

    (1)避免近亲结婚,防止日光照晒,夏季外出应戴宽边草帽或撑遮阳伞。

    (2)病人亲属应仔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轻型病人尽早预防和治疗。

    (3)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蛋黄及豆类食品等,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胡本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