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即唇、齿、舌,为了让气流变成字音而形成的各种动作。发音的两个部位形成阻碍的位置越准确,字音就越准确;反之,则不准。发音的两个部位形成阻碍的承受力越强,字音的集中度、力度也越强;反之,“唇舌无力”则字音含混不清。
根据以上分析,普通话里的22个辅音(21个声母)可以分成以下7类,形成7种不同的阻碍。
发音器官部位示意图
舌的发音部位图
(1)双唇阻:上唇与下唇。下唇向上,上唇微下,双唇紧闭(b、p、m)。
(2)唇齿阻:上齿与下唇。上齿与下唇内缘接近,留一条窄缝,构成阻碍(f)。
(3)舌尖前阻:舌尖(指实际发音的舌尖,本章后面所指的舌尖均为实际发音舌尖)与上门齿根。舌尖微翘平伸,伸向上门齿根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舌尖则悬垂在上门齿与下门齿背后。在不影响音准的前提下,舌尖应该尽量离开上门齿与下门齿背后(z、c、s)。
(4)舌尖中阻:舌尖与上齿龈后。舌尖翘起,伸向上齿龈后接触,构成阻碍(d、t、 n、l)。
(5)舌尖后阻:舌尖与硬腭前。舌尖稍后缩,舌尖翘起伸向硬腭前端翘起接触或者接近,构成阻碍(硬腭的中央部分从前到后有一道凹进去的槽,硬腭前就是指凹入部分的前端。也可以这样理解,用舌尖顶住上齿根,沿着硬腭向后舔,舔着舔着,会发现有一个突然凹进去的地方,该凹进去的地方则称为硬腭前,zh、ch、sh、r)。
(6)舌面阻:舌面与硬腭。舌面伸向硬腭并且贴满或者接近,构成阻碍(硬腭的中央部分从前到后有一道凹进去的槽,硬腭前就是指凹入部分的前端。硬腭则在硬腭前部稍微靠后的地方)。舌尖(指生理上的舌尖)悬垂在下门齿背后。在不影响音准的前提下,舌尖(指生理上的舌尖)应尽量离开下门齿背(j、q、x)。
(7)舌根阻:舌根与软腭。舌头后缩,舌根抬起与软腭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ɡ、k、h、〈nɡ〉)。
上述7个成阻部位,有5个成阻部位与舌头有关。它们分别是:舌尖、舌面、舌根与上门齿根、上齿龈后、硬腭前部、硬腭、软腭之间构成的阻碍,其舌头的运动位置图如下:
普通话辅音音素舌位图
综上所述,声母是辅音,辅音是闭塞音、摩擦音、塞擦音,形成各种不同方式的阻碍之后,排除其阻碍发出的声音。因此,形成各种不同阻碍的部位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发音部位是基础,是根本,是字音准确的前提。发音部位不准,字音就不准;发音部位准,但字头无力,字音就会由于缺乏力度而显得含混不清。
上一篇:医学统计学的意义
下一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