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税额与计税依据的比例。从经济角度而言,税率是税额占收入的比率,通常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各个经济主体所负担的税额占其收入的比率。从法律角度而言,税率就是计算税额的比率,即法定税率,或者称为名义税率。
所谓名义税率,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在计算方式上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但是,在实际的征税过程中,由于计税依据、税收减免等原因,会出现纳税人的实际纳税额和应纳税额不一致,实际征税对象与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也不一致。实际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即为实际税率。实际税率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体现了税收制度和政策真实的作用强度。
在实纳税额与应纳税额相等,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与应税的征税对象数额相等时,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相等。如果不相等,则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不等。
所谓边际税率,就是指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它反映的是税基的增加每个单位带来的税率的变化。所谓平均税率是指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课税对象总额的比率。如果实行比例税率,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是相等的。而在实行累进税率时,则边际税率往往大于平均税率。在个人所得税率选择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累进税率。
税率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是税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既定的前提下,国家征税的数量和税率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相对量的形式规定的征收比例,即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其中,比例税率包括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适用于从价计征的税种。第二种是以绝对量的形式规定的固定征收额,即税额标准(又称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第三种是复合税率,即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的税率,适用于从量计征与从价计征相结合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应税项目的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上一篇: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下一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