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薪酬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立起来的职位等级和技能等级进行定价的过程。因此,一个规范的薪酬结构设计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如何形成职位等级(是否采用工作评价法);二是如何确定薪酬水平(是否采用市场薪酬调查)。据此将薪酬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分为四类,如下表所示。
1.基准职位定价法
即利用基准职位的市场薪酬水平和基准职位的工作评价结果建立薪酬政策,进而确定薪酬结构。基准职位定价法能够较好地兼顾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一致性原则,在比较规范并与市场相关性强的企业的薪酬结构中应用比较广泛。
2.直接定价法
即企业内所有职位的薪酬完全由外部市场决定,根据外部市场各职位的薪酬水平直接建立企业内部的薪酬结构。这是一种完全市场导向型薪酬结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外部竞争性,但忽略了内部一致性,比较适合市场驱动型企业,其员工的获取及薪酬水平的确定直接与市场挂钩。
3.设定工资调整法
即企业根据经营状况自行设定基准职位的薪酬标准,然后再根据工作评价结果设计薪酬结构。这种薪酬结构的设计比较重视内部一致性原则,但忽略了外部竞争性,比较适合与劳动力市场接轨程度较低的组织。
提醒您
企业在设定薪酬水平时,首先应设定最高与最低两端的薪酬水平,然后以此为标杆,酌情设定其他职位的薪酬水平。
4.当前工资调整法
即在当前工资的基础上对原企业薪酬结构进行调整或再设计。薪酬结构调整的本质是对员工利益的再分配,这种调整将服从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上一篇:什么是复婚如何办理复婚登记
下一篇:怎样说明“八小时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