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血管收缩药物及受体阻滞剂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血管收缩药物及受体阻滞剂

    

    (一)去甲肾上腺素(NA)

    1.作用 主要激动α受体,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收缩血管:激动α1受体,使除冠状动脉外的血管普遍收缩,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脑、肝、肠系膜甚至骨骼肌的血管也呈收缩反应。

    (2)兴奋心脏:激动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可由于血压升高而反射性减慢。

    (3)升高血压: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其升压作用明显,且不被α受体阻断药所翻转,因此α受体阻断药引起的低血压可用本药治疗。

    2.应用

    (1)上消化道出血:以去甲肾上腺素1~3mg稀释后口服,因局部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效果。

    (2)抗休克:因剂量过大可致血管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增高而加重组织缺血,因此在抗休克中已不占主要地位,仅小剂量,短时间静脉滴注于药物中毒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早期。

    3.不良反应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时间过长或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血管强烈收缩,发生局部缺血坏死。静滴时若发现组织发白、疼痛,应立即停止滴注,更换进针部位,对原部位进行热敷,必要时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或局麻药普鲁卡因局部浸润注射,扩张血管,以防止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急性肾衰竭: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因肾血管过度收缩,导致肾血流减少,产生少尿、无尿,而至急性肾衰竭。因此使用NA期间应保持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少尿、无尿及严重微循环障碍的患者禁用。

    重点提示

    去甲肾上腺素因缩血管作用强大,口服不吸收,禁止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抗休克时应稀释、缓慢静脉滴注,并注意经常观察进针部位及监测尿量。

    (二)间羟胺(阿拉明)

    本药特点是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②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很少引起急性肾衰竭;③兴奋心脏作用较弱,很少引起心律失常;④既可以肌内注射又可静脉注射。常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良好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和低血压。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和甲氧明。

    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防治低血压。去氧肾上腺素还有短效的扩瞳作用,但不升高眼压、无调节麻痹作用。可作为快速短效的扩瞳药用于检查眼底。因减少肾血流作用明显,故很少用于抗休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