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七、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人常见的癌肿之一,尤以南方地区为多见。病因不明,可能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或某些真菌毒素和化学物质有密切关系。现已发现,从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内提取的黄曲霉素,某些化学物质诸如亚硝胺类、偶氮苯类和四氯化碳等,在动物实验中可诱发肝癌,但尚未有证据证明,这些化学物质与人类原发性肝癌有直接关系。

    1.临床表现

    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一些食欲缺乏、腹胀、乏力和体重下降等症状。以后病人感肝区疼痛和肝区触及肿块,并有发热、腹泻、恶心和呕吐,有的病人可出现黄疸。

    2.诊断

    一旦肝癌出现了典型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亦非早期。凡有不易治愈的消化道症状或进行性肝肿大,并有持续性肝区痛,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必须进行详细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超声检查、CT和MRI检查可帮助诊断,肝脏活检可确诊。

    据报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与复旦大学病理系,共同研制出了“微小核糖核酸”的早期肝癌诊断标记物。这种标记物对直径小于2cm的肝癌诊断率接近90%,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的诊断准确率高达88%,这无疑是肝癌诊断的重大突破,使一大批原来由于缺乏早期诊断而失去治疗机会的肝癌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3.治疗

    以手术、化疗(包括全身化疗和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法)、放疗或肝移植等。

    4.预防

    (1)饮酒要适量;

    (2)要防治乙型和丙型肝炎,有条件者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3)避免食用发了霉的花生、玉米等;

    (4)对原有的肝脏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郁积性肝硬化等要注意随访;

    (5)常规体检应包括微小核糖核酸(如已用于临床),甲胎蛋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