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任末好学勤记
【故事今编】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去寻师。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出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点燃捆扎的麻蒿来照亮。看到符合心意的,就写在他自己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他不看。他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原文精读】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③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④,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⑤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⑥悦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拾遗记》⑧)
【字词注释】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负笈:背着书箱。笈,书箱③不远:不怕路途遥远④映星望月:指在星月下读书⑤合意:体会⑥门徒:此指同学⑦悦:敬佩⑧《拾遗记》:东晋志怪小说集。
【再读品味】
如何读书学习,圣贤先达给我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任末好学勤记》就是其中一例。它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好学,读书须涉猎广泛,学无常师;二是勤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三是读书应有选择,“非圣人之言不视”,意即是应读好的、有益的书。人生的本质是劳动,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是积累知识的途径。学习的意义是“虽死犹存”。
【居要片言识记与书写】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上一篇:网络质量中介模型的构建
下一篇:出入口管理系统的组成